139-7499-7429

行业动态
泰安市:“三个聚焦” 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

山东省泰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   李培国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为此,泰安市紧紧围绕项目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快解决基本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模式、强化要素赋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聚焦完善体制机制

下好统筹规划“一盘棋”

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将项目纳入市委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事项,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明确了项目任务目标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0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7210人次。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泰安市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泰安市实施政府为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搭建了系统完备、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

健全推动机制。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及财政部门协调配合、同向发力,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常态化工作机制,先后召开项目部署会、推进会11次,建立项目配档表,将各项任务细化到月、落实到人,为项目开展做好科学谋划。

聚焦创新实施模式

构建高效服务“一张网”

改革采购模式。泰安市实施“统采分签”的采购模式,改变由市级或县级独立采购的做法,由市级统一采购、县级分别签订合同,明确两级责任,实现项目实施“五统一”,即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项目清单、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表单范本、统一实施进度,建立运转高效的工作网络。

创新服务对象精准认定模式。泰安市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方法,将线上比对与线下摸排相结合,将经济困难老年人数据与残疾人数据横向比对,精准确定服务对象范围。综合自然减员、动态调整等因素,按照任务数1∶1.35的比例,对全市16384名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等进行摸排评估,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分类纳入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名单,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创新为老服务模式。泰安市结合农村地区老年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开展农田播种、收割等农业劳动,以及家电维修等定制化服务,拓展了家庭照护服务的内涵,切实提升了农村基本养老服务效能。

创新“四方协议、三方监管”监督模式。县、乡镇(街道)、服务机构和监护人签订四方协议,实现监管方定期督查、家庭方主动监督、服务方交叉互查,由市、县、乡民政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各服务机构抽调人员,成立联合监管小组,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形成完整的监管闭环,有效保证了养老服务质量。

聚焦强化要素赋能

激活服务保障“一池水”

强化资金赋能。泰安市累计下达项目资金3208万元,用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统筹安排110.2万元专项配套资金,用于第三方老年人能力评估、项目验收等工作。制定《关于优化泰安市养老服务发展资金支持政策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市、县两级资金支持力度,明确家庭养老床位奖补和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标准,科学规划项目到期后3年内配套资金,确保项目产出绩效可持续。

强化人才赋能。泰安市通过遴选专业评估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验收机构,搭建了一支由148名评估人员、1171名服务人员和68名验收人员组成的专业人才队伍,对项目服务人员实行“岗前培训+项目带教+提升培训”综合培训,举办培训会155次,培训8010人次,为高标准完成项目任务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强化数智赋能。泰安市对智慧养老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系统升级,为参与适老化改造的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设备,为有需要的老人安装无感智能监测设备和烟雾、燃气、门磁报警器等,将智能化设备接入养老管理服务平台,全天候智能监测老年人居家动态,筑牢家庭养老安全线。

下一步,泰安市民政局将以项目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完成为契机,着力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品牌。一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立法,以立法的形式持续巩固项目成果,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加快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强化居家基础性养老、社区支持性养老、机构专业性养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全域统筹、城乡覆盖、分布合理、均衡发展。三是加快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建立养老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制度,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推动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长沙友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33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