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湖南省株洲市是新中国八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7.7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92%。株洲市以老工业基地设施改造为契机,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产,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擦亮安心、安康、安全的“株洲安养”养老服务品牌。
关键词:养老服务、株洲市、老年人
坚持“高”处着眼,“三个到位”做好制度设计。一是突出高站位,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支持、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盘活闲置资产、优化养老服务等工作。二是突出高要求,政策引领到位。出台《“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盘活国有资产用于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对盘活闲置资产用于养老服务提出明确要求。三是突出高标准,资金保障到位。市本级每年拿出500万元支持养老服务发展,各县(市、区)也做出相应资金配套。其中,对于将闲置资产用于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养老驿站、“幸福食光”长者餐厅的,给予建设、运营、评级等补贴。对于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给予最高18000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和最高750元每月的岗位补贴。
做好“借”字文章,“三个着力”变“闲”为用。一是借势为先,着力摸清底数。以老工业基地设施改造为契机,经过现场调研、实地踏勘、市场分析等方式,对全市300余处闲置资产进行摸底排查,筛选出适用于养老服务的30余处,建立养老服务后备资源库。二是借智为要,着力理清思路。借鉴山东青岛、浙江杭州等地经验,结合株洲实际,确立“社会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监管”工作思路,明确通过搭建集养老、康复、护理、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将闲置资产打造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阵地。三是借力为本,着力增加供给。通过鼓励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服务领军企业进驻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盘活闲置资产,在株洲市冶炼厂、化工厂、选矿药剂厂等厂矿小区和六〇一、铁西等社区建设一批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将原株洲玻璃厂职工医院改造成石峰区智成养老院,实现闲置资产保值增值,解决周边近百人的就业问题,带动银发产业发展。
打造“安”的品牌,“三个坚持”助推服务优化。一是坚持三化并举,让老年人更安心。在标准化上,出台《养老服务机构“五个统一”工作实施方案》,从空间设计、功能配套、设施配置、装饰标识、文化氛围五个方面制定全市养老机构建设标准。在信息化上,依托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全天候响应的居家和社区养老信息化服务网络,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和运营体系。在规范化上,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激励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多方联动,让老年人更安康。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对医养结合机构严格执行区域、人员、服务、活动、就餐、出入“六分离”制度,规范医养结合服务。按照“政府补一点、老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者助一点”原则,联合市慈善联合会建立老年人助餐补贴制度,将社区闲置资产建设为长者餐厅,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三是坚持隐患清零,让老年人更安全。强化与住建、消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协调联动,切实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预付费管理、非法集资风险防范等工作,推动养老领域各类隐患问题整改清零见底。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2024年11月上刊。作者:谭艳 胡志玲,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民政局】
声明:本文由「友龄咨询」摘自《中国民政》杂志。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