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7499-7429

养老资料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街道:办好养老“食”事 守护幸福“食”光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典型案例

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助餐方式,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老年人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石园街道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街道:办好养老“食”事 守护幸福“食”光

工作背景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街道总人口7.3万余人,下辖21个社区,是顺义区老年人口较多的街道之一。街道目前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13988名,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565名,分别占全街总人口的19.16%和2.14%。为解决辖区内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的就餐问题,石园街道主动向前一步,提前着手老年餐厅建设,引入北京颐福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免费提供场地建设完成石园东区老年餐厅。

主要做法

石园街道秉持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营的理念,通过设施扶持、补贴扶持、设置公益性岗位等多元化举措,全力推进老年助餐工作。一是设施扶持,由属地无偿提供老年餐厅和集配中心场地,并配备老年餐送餐车等设施用于为老助餐服务。二是补贴扶持,在市区补贴政策基础上,街道根据老年人实际就餐情况给予老年助餐点额外的运营补贴,对于需送餐上门的额外给予送餐补贴。三是设置公益性岗位,通过属地养老助残员等公益性岗位,为辖区内80岁以上高龄等有送餐需求的老年人送餐上门。老年餐厅日均服务老年人600余人次,集配中心月均为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500余人次,让辖区内老年人都能“吃到饭”、“吃好饭”。

取得成效

在顺义区民政局和石园街道共同支持下,石园东区老年餐厅辐射街道21个社区,可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餐厅内能同时满足130人就餐,每月服务老年人5000余人次,有力破解了老年人吃饭难的困境。

一是构建了辖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石园东区老年餐厅坚持“输血(政府扶持)”和“造血(餐饮公司市场化运作)”同步进行,力求在社区为老助餐市场化成熟的阶段完成独立市场化运作,打造社区为老助餐特色品牌。石园地区依托该老年餐厅逐步构建了“1个配餐中心+1个老年餐厅+5个社区助餐点+多个义工上门送餐”的“1+1+5+X”为老助餐服务体系。同时开展如“养生课堂进社区”、“幸福石园 寿在重阳”等美食系列活动,满足社区老年人群食疗养生、科学饮食、动手互动等需求。

二是多形式多渠道满足了老年人就餐需求。依托北京颐福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石园街道拓展建设集配中心,老年餐厅与集配中心互为补充,老年餐厅辐射社区老年人提供堂食服务,集配中心补充覆盖有送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三是科技助力引导老年人健康膳食习惯。石园东区老年餐厅自主研发了老年人健康助餐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收集老年人身体健康和餐饮习惯等信息,与老年人常见病或慢性病的饮食特点、食品营养成分、食物口感口味等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和筛选,经过智能分析系统为老年人建立个性化的健康菜品数据库,提供科学健康的饮食建议,引导老年人养成营养膳食的生活习惯。

经验启示

一是构建助餐服务体系要多方共同发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搭建应充分合理调配资源配置,需要政府、社会力量与市场主体协同合作,鼓励政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从补贴机制、场地运用和车辆配备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激发运营活力。

二是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要全面规划。落实老年助餐服务时,应综合考虑老年人就餐送餐等实际需求,探索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体系,搭建综合性服务网络,打通服务老年人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三是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要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老年助餐服务应逐步挖掘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拓展少数民族老年人特色膳食服务,探索老年助餐与健康饮食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健康饮食建议,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Copyright © 长沙友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33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