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或细化完善已有方案,积极加强资源整合和扶持投入,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助餐方式,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老年人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受到广大老年人欢迎和社会各界认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安徽省滁州市的经验做法!
创建“五个一”模式
助力做实民生“食”事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在对老年人的需求调研中发现,老年助餐需求占比高达52%,助餐服务已成为群众诉求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解决好“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滁州市积极探索“五个一”服务模式,用“一餐热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绘好“一张图” 织密方便可及网络
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布点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深入一线“访”。结合文明创建、“双提升”等工作,组织村(居)工作者、网格员入户走访,调研摸排老年人用餐需求,为合理规划助餐点规模、制定配套服务标准提供依据。科学规划“布”。城市社区按“10分钟就餐服务圈”合理布局,建设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农村优先在留守老年人数量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整合资源“建”。依托现有存量设施资源,通过整合、改建既有设施与适度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一批标准化老年食堂(助餐点),增加助餐服务供给。
搭好“一平台”
构建多元参与格局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搭建“X+助餐”运营平台。“市场主体+助餐”。鼓励将已建成的老年食堂(助餐点)交由专业社会力量连锁化运营,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品牌化发展。协调33家社会餐饮机构开设“老年餐桌”,提供老年助餐服务。“自治互助+助餐”。引导村(居)使用集体经济收入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支持村级自治组织运营老年食堂,增强村级老年助餐服务的“造血”功能。鼓励农村偏远地区采取邻里互助、亲友帮扶等方式,结对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公益慈善+助餐”。鼓励和引导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公益慈善力量设立冠名基金,踊跃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支持老年助餐服务。
用好“一张卡”
打造信息联通体系
以社保卡为载体,建设全市老年助餐服务信息平台,助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食堂餐桌多选择。发布全市养老服务地图APP,同步上线老年助餐点数据,让有需求的老年人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得助餐点信息,自主选择就餐地点。一卡通用多便利。建立政府监管账户,助餐平台集建档审批、助餐消费、补贴发放、实时监管、统计分析等于一体,在市域范围内通存通用,实现老年助餐申请“一网通办”、助餐“一卡通刷”、经费“统一结算”、补贴“即时划减”。互联互通多支持。大力推动助餐平台与“皖事通”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社保卡+APP+网上点餐+综合监管”全维度系统支撑,打造更加便民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做好“一餐饭”
提升健康套餐品质
在餐食品质、卫生环境和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丰富食谱菜单,让老年人吃得舒心。每周更新食谱,每天更换菜单,做到食谱菜单不重样、营养搭配更均衡。针对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餐食,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点餐服务。优选健康食材,让老年人吃得安心。从餐食品质着眼,推动助餐服务机构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从田间到厨房的新鲜供应链,建立菜品检验管理制度和食材选择对照标准,确保食材新鲜。强化监督管理,让老年人吃得放心。统一制度标识标牌,规范悬挂“六公示”内容,打造公开透明的服务环境。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业务培训,开展安全检查。
组好“一支队” 拓展多样服务功能
组建老年助餐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公益慈善力量等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贴近老年人宣讲,提高政策知晓度。深入老年人家中宣传,让助餐服务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知晓度和接受度。贴近实际情况,开展爱心服务。以低保、特困等特殊老年群体为重点,为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送餐上门,并送去心理慰藉和关心关爱。贴近生活需求,“扮靓多彩餐桌”。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防诈骗、健康知识讲座、文体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老年餐桌打造成“书桌”、“茶桌”、“文娱桌”。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2022年以来,滁州市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成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526个,累计就餐169.99万人次,有效缓解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最迫切的助餐难题,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