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构建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紧迫课题。中央强调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并推动“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对株洲而言,将养老服务与银发经济协同推进,是应对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培育新动能、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抉择。
株洲积极布局,形成了“街道综合体+社区站点+上门服务”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并在协同发展上进行了尝试。一方面,立足工业基础,探索“本地制造+本地服务”模式。依托制造业优势,推动本地企业向银发经济延伸。如医疗器械企业与社区养老中心合作,提供康复设备租赁与体验;本地餐饮企业利用中央厨房,为多个社区“老年餐桌”统一配餐,形成“前店后厂”式高效合作。另一方面,依托社区网格,构建“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生态。以荷塘区月塘街道嵌入式养老中心等项目为代表,在提供日间照料、助浴助洁等基础服务上,引入健康讲座、智能手机培训、兴趣班等增值服务,并与旅行社合作开发周边游,形成“基础服务引流,增值服务创收”的商业闭环。同时,聚焦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将专业服务延伸至家庭,拉动了适老化改造、智能监测设备等产品的消费与应用。
这些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养老服务供给更丰富可及,老年人获得感提升,银发经济的“社区微循环”初步启动。但仍面临四大挑战:服务供给“小散弱”、专业人才短缺;产业协同缺乏有效链接机制;政策体系不完善,跨部门协同不足;老年人消费观念和信任度有待提升。
为推动协同发展,株洲需进行系统性改革创新:
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事业+产业”一体化政策生态。研究制定专项行动计划,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改变单一“补供方”思路,探索面向老年人的“服务消费券”、长期护理保险等“补需方”政策,直接撬动有效需求。同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简化项目审批流程。
二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打造协同发展的“联合舰队”。引导本地龙头企业拓展银发经济新领域,支持嵌入式机构转型为“社区养老生活服务集成商”,通过品牌化、连锁化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议价能力。
三要推动数智科技赋能,建设“智慧康养示范社区”。利用株洲工业互联网优势,搭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服务需求、产品供应、健康数据等资源,在嵌入式机构和家庭床位中普及智能设备,打造“虚拟养老院”,实现精准化、智能化服务。
四要深化供给侧改革,精准匹配并创造有效需求。鼓励开发差异化、阶梯式“服务套餐”,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同时大力开展“老年消费教育”,通过举办科技产品体验周、健康生活博览会等活动,转变消费观念。
社区是连接千家万户的社会单元,也是银发经济最具活力的发生场。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银发经济培育协同推进,是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跃升的关键举措。通过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株洲有望实现“老有颐养”,走出一条以银发经济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此文为株洲市社科成果规划评审委员会课题“株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编号ZZSK202503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3BGL25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