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长沙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长发改社会〔2022〕3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长沙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3月17日
长沙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 题。为积极有效应对人口发展趋势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 生的深刻影响,推动长沙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根据《长沙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旨在阐明“十四五”时期长沙市人口发展 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工作任务,是指导“十四 五”时期长沙市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相关 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落实强省会战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第七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养老保障政策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发展银发经济。
第一节 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加快制定《长沙市居家养老服务 条例》相关配套措施。制定并公布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 确基本养老服务的项目和具体内容。继续实施高龄津贴、基本 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开展老年人行为能力评估,评估结果作为 领取老年人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参考依据。探索建立长 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 为参保老年人长期照护提供服务保障。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商 业保险、慈善事业有益补充作用,保障不同层面照护需求。做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 部集中供养。完善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入住制度,实施特困供养 服务机构提质升级工程,提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和失 能照护服务能力,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 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完善养老服务网络。 完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 村(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发展。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和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重点面向中低收入群体、适度 面向中高收入群体,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推 进市级福利院养老服务设施提质改造,支持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创建五星级养老机构。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建成 运营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推动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 服务中心转型,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成为街道、社区民生标 配。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居家养老支持 措施,发展“家庭养老床位”。2025年,实现全市每个区县(市) 建成运营一所不少于300张床位的社会福利中心;每个镇(街 道)至少建设1处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村建成1家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每个社区建设1家具有日间照料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站。
推进养老服务精细化。 健全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中心城区和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推广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发展的综 合照护服务模式。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鼓励养老机构向家 庭提供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专业服务, 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家庭照护者培训、“喘息服务”、 辅具推广服务、 “时间银行”等项目。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开 展老年人助餐配餐、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精 细化水平。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充分发挥村(居)“两委”、老年协会、社工机构、社会组织及志愿者作用,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持续发展。
第二节 推进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优化健康服务供给。 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实施老年 健康促进行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 方式和良好生活习惯,提升健康素养。加强老年人预防保健, 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体检制度,实施老年 人疾病早期筛查和预防项目,加强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 健康指导、综合干预,推行65 岁以上老年人基础健康体检全覆 盖。开展失能失智预防工作,打造失能预防模范社区和认知症 友好社区,延缓失能失智的发生。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 施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为65岁以上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档 案并加强健康管理。面向老年人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随访管理,加强老年人心理关 爱。普及安宁疗护文化理念,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形成高 效的机构与机构、居家与机构转介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协同推 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改善临终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终患者生命尊严。
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 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鼓励养老机构开办各类 康复医疗中心、护理院、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康养结合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规定提供养老服务,重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所需 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支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打造智障 康复护理品牌,市中医康复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康复医院。将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医养结合重要平台,推进社区综合为老 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功能建设,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 服务站、村卫生室与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社区综合为老 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扩大职 业院校培养养老服务人才规模,重点加强康复护理、健康管理 等专业人才培养。到2025年,护理型养老床位占全市养老床位总数的65%。
第三节 共建共享老龄友好型社会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重视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将老年人才开发利用纳入各级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全市 老年人才信息库、老年人才市场或中介机构,为老年人参与社会 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制定完善老年人就业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 依法保障老年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收入、安全和健康权益。为 老年人提供更多个性化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权益保 障等公共就业服务。创新老年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 新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教育培训,积极推动老年大 学进社区,提高再就业老年人的专业技能。支持有条件、有意愿 的老年人口继续参与社会公益、社区治理、托老育幼等工作,鼓励各类用人主体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非全职就业、灵活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口老有所为、老有所得。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推动老年用品生产研发,支持新兴材 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推 广。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适老康复辅助器具、智 能穿戴设备、服务型机器人与无障碍科技产品。实施康复辅助 器具应用推广工程,研究出台居家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康复辅 助器具配置及使用指南,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和回收再 利用服务试点。促进养老服务业与健康、教育培训、文化、旅 游、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养老服务新业态。探索建立养 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和财政补贴制度,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的龙 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老龄产业集 群和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撑作用,倡导子女更多为老 人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全面建立开放、竞争、公平、 有序的养老服务市场,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
营造老年颐养生活环境。 聚焦涉及老年人出行、就医、消 费、文娱等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进智能化产品和互联网 应用适老化改造。消除老年“数字鸿沟”,创建“示范性老年 友好型社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 社会新风尚。打造老年人宜居环境,推广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 造,实现各养老院、老年公寓全部配置适老化设施,生活困难 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给予适当补贴。在公交、地铁、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老年人等候专区。巩固和增强家庭养老功能,推行独生子女陪护假,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在 父母生日、老年节及需要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支持时探亲 休假。丰富老有所乐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 度体系。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强化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 益的法治观念。探索建立老年社会监护制度,支持专业性的社会组织依法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担任监护人或者提供相关服务。
专 栏 9 养 老 保 障 体 系 建 设 工 程 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发挥大型机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 鼓励养老服务就业创业,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引导长沙高新技术工 程学校、湖南护理学校等职业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推进养 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训老年社会工作者,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 机构床位均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建立养老服务褒扬机制,组织开展养老技能大赛, 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荣誉感。探索多样化养老模式。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行力度,加快市一社会福 利院等医养结合项目示范推广。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鼓励支持农村养老院向区 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升级,构建城乡养老服务协同合作机制。发展智慧养老服务 体系,完善互联网虚拟养老院功能,支持居家看护、照护服务有序开展,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能力。 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市本级大力推进第一社会福利院提质改造,创建五星 级养老机构;推进二福养老分院、三福长岭养老分院项目建设,各区县(市)建成 并运营1家300张床位以上的社会福利中心;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乡镇综合养老 服务中心;持续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完善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老 年人大学、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等基础设施。托老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 长期照护服务保障。将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分类纳入保障范围。各级政府多渠 道筹措资金,扶持引导多元主体大力发展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到2025年,全市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5%;完善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政策,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全面落实。 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工程。研究出台居家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 及使用指南,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和回收再利用服务试点;推进康复辅具与 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和康复辅具洗消中心建设;推进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纳入养老助残福利服务补贴范围。 |